中国文明网总站
地方网站
首页
头条
图片新闻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主题活动
原创评论
公告
重要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
道德模范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创城简报
首页
>
原创评论
婚宴大锅饭,吃出浓浓情意
来源:崇明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7-10-13 责任编辑:顾 天羽 【字号:
大
中
小
】
10月10日,山西长治壶关的一农村婚礼现场,柴火燃烧着三口大锅,香味四溢。待大厨一身吆喝,客人们自己动手盛饭,找一处空地蹲下就吃,吃完大米烩菜再来一碗汤饺。据村民讲,这样的一场婚宴只需要5000元就可请300客人,礼钱也30元、50元、100元不等,最少的仅20元。“不吃大锅饭就感觉没有结婚的气氛。”和城市里动辄上千元一桌的婚宴相比,这里的老百姓如今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大锅饭婚宴。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在城里上班,只要结婚就会按照传统习俗回到老家吃大锅饭办婚礼。(10月12日 凤凰新闻)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和不少感觉“不可思议”的网友一样,心头漾起一阵暖流。毕竟,在大操大办婚宴喜事、生辰寿宴成风,红包、份子钱水涨船高的现实语境下,只花5000元钱就宴请了300客人,随的份子钱也都在100之内,而且一直坚持传统,从大锅饭里吃出了满足、喜庆、幸福,实在难能可贵。正如网友评价:“一口锅,放进去的是乡情;一只碗,盛出来的是亲情;一双筷,夹起来的是爱情。这就是生活的本真。”
中国是礼仪之邦,国人重情义、爱热闹、讲面子。过去,旦凡家有婚宴喜事、老人寿诞,或者家里子孙金榜题名,便邀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到家小聚,吃个便饭喝点小酒,以示庆祝。而被邀请者则出于礼节,往往也会带个“三瓜两枣”作为礼物奉上,表示祝贺。可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环境的变迁,这种传统习俗被严重异化,让本应单纯的祝福,夹杂着些许复杂的情愫。就拿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来说,有网友晒出了“红色罚款单”——8天参加6场婚礼,份子钱花了4400元,让人直呼“伤不起”,感觉“身体被掏空”。
依笔者看,恶俗的蔓延,有时候是风气使然,但更多的时候是利益驱使。不少人把办喜宴、请亲朋当做“薅羊毛”的手段,眼睛盯在礼账簿上:“上次老王儿子结婚,我们给了500,这次我嫁女儿,他至少出800吧。”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了份子钱的这张“皮”,吃喝风的“毛”也就不存在了;没有攀比,也没有所谓的面子,大家都按照最自然的方式办事;没了算计,也没有了送礼回礼的纠结,一句最简单的祝福反而显得亲切自然。事情原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有喜事,亲朋好友之间简单聚一下,互相祝福一下,何必弄得兴师动众?金钱衡量不出感情的深与浅,更无法承载美好的祝福。
山西长治壶关的农村婚宴大锅饭引来点赞,说明传统习俗本身是非常纯真朴实的,也说明国人是非分明,不缺乏灵活应变的智慧。可见,份子钱并不是越多就越好,婚宴并不是非得铺张奢侈、山珍海味才有面子。只要有情意在,随多少礼,个人量力而为;没有桌椅,没有酒肉,端一碗烩菜大米,寻一片空地,蹲下来就大快朵颐,同样热闹了气氛。而一旦讲排场、看重礼金多寡,那宴请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也让请客和送礼双方的真情实意打了折扣。长此以往,大家竞相攀比,难免在亲朋好友间产生感情裂痕,也给一般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事实上,民风也是政风社风的反映。这种民俗婚宴大锅饭,既接地气,乡情浓厚,简单淳朴,又不劳民伤财,不铺张浪费,更不缺喜庆氛围,值得推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学习民间智慧,不被“面子”“红包”绑架,不让恶俗窃走幸福,少点攀比市侩,多一些“向我看齐”,让祝福和情意回归到最原初的状态,在我们生命的轨迹中铺满鲜花、文明和美德。(来源:崇明文明网原创评论员 王宗双)
相关附件
中国文明网联盟
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
国家卫计委
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海关总署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中国文联
中国作协
中国科协
中国残联
中国红十字会
市政府机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上海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全国文明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中国文明网-上海站
上海文明网
首都文明热线网站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上海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其他网站
全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上海志愿者网
东方宣传教育网
上海崇明政府门户网站
崇明人才网
崇明旅游网
崇明生活网
新海镇志愿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