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地方网站
首页
头条
图片新闻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主题活动
原创评论
公告
重要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
道德模范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创城简报
首页
>
原创评论
儿童要从小握紧家风传承“接力棒”
来源:崇明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7-05-22 责任编辑:顾 天羽 【字号:
大
中
小
】
2017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全国妇联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组织好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让儿童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通知指出,要以迎接党的十九大为主线,引领广大儿童听党话、跟党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以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为主题,推动形成良好家庭育人环境;以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为抓手,积极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儿童专属的节日。我们关心、呵护儿童,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成年人眼中的天使。儿童纯真善良,可塑性强,我国有“三岁看老”的古话,意思就是说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启蒙期尤为重要,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我国古代就特别强调少年时期孩子的培养,所以才有了“孟母三迁”“岳母刻字”“孔融让梨”等优秀的传统故事,也才有了《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梁启超家书》等著名典籍。这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重视家庭、重视家风、重视家教,正是这一文化的重要特点。
何为家风?它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尊崇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俗称门风。《颜氏家训》中说:“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家风传承则如一根“接力棒”,必须从小就交到孩子手中。小平同志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中也突显了抓好少年儿童教育培养,在人一生中传承家风方面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时代在进步,流动人口增加,家庭被不断分散、缩小,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又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放松了对孩子家风方面的教育,很多良好的家风渐渐淡化,这一颓势必须被扭转。我们现在重视家风家教,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正如《国歌》一样,每次吟唱都能让我们找到力量与共鸣;正如校歌校训一样,每次提及都让我们倍受鼓舞。家风也正是这样的角色,在偌大的世界上,无论你在何方,读起家训就是温暖与信念。同时,家风传递道德理念、处世法则,即使稚儿在外,也能依家训不受外界所祸,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良好家风的熏陶,那么在生活、处世上则会有“法”可依,内心坚强。
儿童从小握紧家风传承的“接力棒”,当以历史上的经典家教人物故事为教材,使自己有所启发和思考;当以现实生活中的、身边耳闻目睹的“最美少年”等同龄人故事为教材,使自己有所感悟和对比;当充分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学习中国文明网“好人365”里的先进典型,从“家风正”中体会人生的真谛。当然,家长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尤为重要,这是传承好家风的根本。每一名家长都要学会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以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儿童节马上就到了,不少家长已经在筹划如何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笔者认为,礼物不在乎金钱价值有多高,父母不妨给孩子设计一堂家风家教课程,如做一次家务、送一句问候、揉一次肩背等,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替长辈分担。或者带着孩子去一趟博物馆、文化馆、烈士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心怀正义、懂得感恩、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这其实就是手把手传接家风“接力棒”的过程,这也是在孩子成长路上送出的最珍贵的“礼物”。(崇明文明网原创评论员 王宗双)
相关附件
中国文明网联盟
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
国家卫计委
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海关总署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中国文联
中国作协
中国科协
中国残联
中国红十字会
市政府机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上海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全国文明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中国文明网-上海站
上海文明网
首都文明热线网站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上海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其他网站
全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上海志愿者网
东方宣传教育网
上海崇明政府门户网站
崇明人才网
崇明旅游网
崇明生活网
新海镇志愿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