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地方网站
首页
头条
图片新闻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主题活动
原创评论
公告
重要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
道德模范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创城简报
首页
>
原创评论
好人365评论文章:“替人还债”善举彰显老党员大爱情怀
来源:崇明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6-06-13 责任编辑:顾 天羽 【字号:
大
中
小
】
“无论多难,也要坚持把欠别人的钱还清。”听闻闫希凤老人替病故的大儿子还债,八旬老党员焦振铎将这幕“诚信故事”写上续集,主动拿出自己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5万元,帮助素不相识的闫希凤还债。在“中国好人榜”中,笔者读到了焦振铎的事迹,不禁肃然起敬。从中,我们看到了老党员一颗滚烫的爱心,感受到了一份温暖人间的真情。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焦振铎生活十分俭朴,从不乱花一分钱。但只要看到别人有难处,他总是要解囊相助,替闫希凤还债,只是这些年管过的“闲事”之一。“能为别人做点事,我自己也高兴。”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朴实的话语彰显了老党员、老战士的大爱情怀。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不少人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然而,社会离不开真善美,尤其在信仰迷失的时代,需要方方面面的先进典型、道德标兵、好人好事来传递正能量,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唱响“爱的奉献”。作为一名满身正气的老党员、老战士,焦振铎对基层最了解,对群众感情最深,他身上具有大爱的情怀、无私的奉献、忘我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善举展现了人性之美、道德之美,让爱潮在人们胸中涌动澎湃、传承接力。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每个人也都有急难愁的时候。比如,在路边看到老人摔倒,到底要不要上前扶一把?有人身患重病无钱医治,到底要不要捐款帮助?遇到此情此景,不少人会选择默默走开,或是选择充耳不闻。因为过多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摔倒的老人不能扶,他会讹诈你;发起的募捐不要信,人家其实在骗钱。倘若这种“人性假恶丑”的预设成为主流思潮,我们生活的社会就会变得冷漠、无助。然而,焦振铎用“替人还债”的善心义举告诉我们:真善美仍然是社会的主旋律,在我们的身边,始终不缺好人。由小及大可以看到,我们生活的时代,到处都有“最美”,时时演绎着“大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下,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见贤思齐、积极行善。
人们经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长期以来,焦振铎牢记党员身份,以身作则,将扶危助困作为一种习惯。他的善举背后,挺立的是朴素的道德和真诚的善良,这没有大爱精神是做不到的。这也给予我们启示:当好人,做比说更重要;做好事,和年龄身份岗位毫不相干,只要愿意,谁都可以。感谢焦振铎,他让我们看到了流动的温暖,看到了闪耀的道德之光,看到了温情的力量。有一句话说得很“走心”:“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身边的焦振铎们越来越多,中国万千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就会越来越高。 (崇明文明网原创评论员 王宗双)
相关附件
中国文明网联盟
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
国家卫计委
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海关总署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中国文联
中国作协
中国科协
中国残联
中国红十字会
市政府机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上海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全国文明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中国文明网-上海站
上海文明网
首都文明热线网站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上海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其他网站
全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上海志愿者网
东方宣传教育网
上海崇明政府门户网站
崇明人才网
崇明旅游网
崇明生活网
新海镇志愿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