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地方网站
首页
头条
图片新闻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主题活动
原创评论
公告
重要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
道德模范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创城简报
首页
>
原创评论
“愚人节”不应成为核心价值观特例
来源:崇明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6-04-01 责任编辑:顾 天羽 【字号:
大
中
小
】
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所谓的“愚人节”,自打这个不成文的“节日”传入中国后,似乎给整蛊愚人提供了正当理由。这几天微信朋友圈流行的“借十块钱红包,明天还”,然后再告诉你“钱不还了,这只是个愚人节玩笑”;“最近遇上些麻烦事,要离开这里一段时间了”,然后配上乘坐豪华游轮的“出团通知书”以示证明等戏谑把戏,就是典型案例。不过,这种整蛊愚人之风今后应收敛、打住。新华社4月1日发布消息:“愚人节”不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大家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提及愚人节,多数年轻人对这个娱乐性的节日并不陌生。近几年来,“恶作剧”、“整蛊”、“搞怪”之风在国内热度不减。愚人节的由来,有很多版本,其中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其起源于法国。据称,十六世纪中叶,法国采用新纪年法(即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的开端,此前,旧历是以4月1日作为一年的开端。但当时有很多保守派拒绝过新历,仍然会在4月1日这天互赠礼物、庆祝新年。因此,新派的人便在这天给保守派赠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会,此后成为法国流行的一种风俗。随着这个风俗的流行,愚人节又流传到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随后被英国移民带到了美国。再往后,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受到影响。
愚人节在西方出现的时间虽然较早,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在国内流传。当时,年轻人一般出于好奇参与一下,并不算太受欢迎,时至今日也较为小众。笔者认为,这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同西方不一样有关。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官方媒体和西方媒体一样,在愚人节那天给读者制造“惊喜”,合着伙一起愚弄百姓,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到那时大家都会质疑你的权威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想让愚人节在中国广泛流行,其实是强人所难。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生活中不能没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愚人节充其量只能是调剂心情的点缀和补充。
进一步讲,倘若愚人节真的登堂入室、喧宾夺主,这也有违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对万千炎黄子孙而言,“以诚待人”、“一诺千金”、“君子坦荡荡”才是真正的待人之道。无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从现实到网络,千百年来,我们都希望彼此能够坦然面对,敞开胸怀,真诚相待,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最渴望的一份心情。作为对照,愚人节那天,西方国家盛行送给“老实人”假礼物,施以空邀约,报以虚承诺,这种行为实不足取。尤其是近年来整蛊愚人尺度不断扩大,各种雷人事件不断升级之后,我们对愚人节内容更不当抱有期待,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的虚假、荒诞元素予以摒弃,让诸如相互愚弄、造谣传谣的风俗从我们身边远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于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来说,如果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国家就无法强大,民族便会停滞不前。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道德风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其中倡导的诚信,更是社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准则。在华夏大地劲吹文明之风的今天,我们要一起践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诚信始于心,文明践于行”等警训,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让西方愚人节的“忽悠”文化远离我们的生活,让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成为全民共识。
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融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改革开放下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新特点,我们要始终握好核心价值观这个“方向盘“,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着力建设好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整蛊、造谣、传谣的愚人节不应成为核心价值观特例。(崇明文明网原创评论员 王宗双)
相关附件
中国文明网联盟
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
国家卫计委
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海关总署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中国文联
中国作协
中国科协
中国残联
中国红十字会
市政府机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上海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全国文明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中国文明网-上海站
上海文明网
首都文明热线网站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人民网
新华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上海文明网
中国公益广告网
其他网站
全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未成年人网
上海志愿者网
东方宣传教育网
上海崇明政府门户网站
崇明人才网
崇明旅游网
崇明生活网
新海镇志愿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