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竖新镇油桥村:用好公法服务“钥匙” 解锁乡村治理“密码”

  辛苦工作一年老板少发工资怎么办?

  发生交通事故后怎么赔偿?

  …………

  这些都是竖新镇油桥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法律顾问和调解员经常被问到的问题。竖新镇油桥村村域内,外来人口较多,人口流动性大,辖区内债务类、房屋租赁类、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类矛盾纠纷多发,跨市县、跨乡镇的矛盾纠纷调解难度大。为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油桥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探索“三心”服务法,以“小窗口”保障“大民生”,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完善硬件设施,法律服务更“贴心”

  “以前,有法律问题,都不知道去哪里问,也不会辨别网上的普法信息是否权威。现在,在这里就能咨询律师,还都是免费的,真的是太方便了。”前来查阅咨询的村民开心地说道。

  2023年,油桥村完成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升级改造,通过制度上墙的方式公示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和人员信息等内容,并增设了宣传折页、法律读本等法治元素,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出门可见,村法律顾问信息举手可得,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信息扫码即可获取。

 

  强化人员配置,法律服务更“放心”

  “多亏了村里的‘法律明白人’,才让我没有冲动行事,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现在我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在“法律明白人”的主导和上海船厂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成功化解了一起同事之间因琐事大打出手导致的损害赔偿纠纷,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激化升级。

  油桥村以村民法治需求为导向,践行“枫桥经验”,有效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将驻村法官、村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社会资源广泛吸纳到公共法律服务队伍中来,采取“固定坐堂”和“按需接单”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此外,充分发挥驻村法官工作室的作用,让更强有力的司法资源能走进基层、深入村民,解决纠纷、维护权利,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让公共法律服务真正“解民忧,见实效”。

 

  延伸法治触点,法律服务更“暖心”

  “我们平常遛弯的时候都能看到法律知识了,各种普法内容随处可见,遇到问题我们大家还能一起学习讨论呢。”张阿姨正在和邻居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油桥村将公共法律服务融入乡村依法治理,先后打造了法治文化长廊和民法典微公园两个法治文化阵地,将民主法治元素融入乡村公共休闲空间,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组织开展趣味普法活动,化有形的载体为无形的熏陶,让村民零距离感受民主法治精神。

  (信息来源:魅力竖新)_

  

相关附件